看著這個課題,便回想起以前唸書被老師帶著做題目,卻總是搞不懂電晶體到底是怎麼工作、怎麼放大的。書買了很多本,也有專門探討電晶體應用的,但就是不知道該如何把電晶體放到自己的設計中,所以常常這樣安慰自己:我數位電路比較強,類比電路是門外漢;事實上,數位電路中也是常常包含電晶體的應用。直到後來進入了職場,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光耦合器(Photo Coupler),才漸漸的打開了電晶體的這道門。 

 

所以在開始進入我們的主題前,我想先談談另一種也被廣泛使用的開關元件:

光耦合器 (Photo Coupler)

  

pc817.jpg 

上圖中的PC817為一光電晶體形式的光耦合器,以一顆發光二極體與一顆光電晶體所組成,其內部構造如下:

 

pc817internal.jpg   

其中 1.陽極 2.陰極 3.射極 4.集極 

 

我們可以這樣看待上面這個元件:當對左側的發光二極體施以順向偏壓時,二極體發出的光線將照射在右側光電晶體的基極接面上,而產生集極電流IC,這時集極與射極可以看作短路。實際上在”導通”時,C-E間會有一電位差VCE(SAT)約0.1~0.2V,並且IC不是無限大;以PC817為例,它最大只能通過50mA的電流,因此理論上只要被控制信號小於50mA,仍可將C-E看作短路。

  

因為

equ1.jpg 

又IB遠小於IC可忽略不計,所以IE幾乎等於IC,C-E可看作導通。

  




pc817wave.jpg  

 

所以我們可以想像一下,有一個應用是像上圖這樣。當Input為’HI’時,二極體順偏,此時電晶體C-E導通,Output為’LOW’;

反之,當Input為’LOW’時,電晶體C-E不導通,所以沒有電流流經C-E,Output為’HI’。我們也可以從右側波形看到這樣的組態,輸入與輸出恰好互為反相。

 

 

當作開關用時,我們會希望電晶體是工作在:

飽和區(Saturation region)- 開 與

截止區(Cutoff region)- 關

 

 

接著,我們把光耦合左側的發光二極體拿掉,只留下電晶體:

bjt_sw1.jpg  

我們回顧一下剛剛光耦合器的例子,二極體的光線照射在基極接面上,而產生了集極電流,我們可以由此看出,決定是否產生集極電流IC的決定性因素為光照,因為光電晶體會將光能轉換為電能-基極電流IB。 

依照這個想法延伸思考,我們也能很容易理解,上圖的雙載子接面電晶體,也同樣需要靠基極電流IB來產生集極電流IC

 

 

那麼,要怎麼產生IB呢?很簡單,因為我們可以把電晶體內部想像成這個樣子:

npnmodel.jpg   

 

B-E間可以想像有一二極體,電阻RCE可以想像成一流控電阻-由基極電流控制的電阻。

 

所以當我們在剛剛的共射極組態中,Input若為’HI’則會有基極電流IB產生,我們也稱之為在B-E間施以順向偏壓;

而Output會隨著IC的產生而變為’LOW’,一切行為模式就跟剛剛的光耦合一樣-輸入與輸出互為反相。

 

 

現在,我們可以將剛剛的電晶體開關做一點小小的變化:

bjt_sw2.jpg  

 

如此不只可控制LED的ON/OFF,還可透過RB來控制LED的亮度:

當Input=’HI’時,C-E導通,LED點亮。而且在這種組態中,輸入與輸出存在正邏輯關係。 

 

 

我們知道集極電流IC與基極電流IB間存在這樣的關係:

equ2.jpg  

 

也就是說,IB越大,IC跟著變大,LED就會越亮;

因為IC總是比IB大Beta倍。

 

以上式延伸得,

equ3.jpg  

 

假設輸入電壓為+5V,電晶體的Beta=100,我們希望流經發光二極體的電流為20mA,那麼我們該如何決定RB的大小?

equ4.jpg  

 

因此,我們可以找接近21.5K歐姆的電阻,使LED的工作電流在20mA左右。

 

 

我們現在將IB還原,

equ5.jpg  

所以可以從上面的運算知道我們是以0.2mA去控制20mA的信號,這種以小信號去控制大信號的方式,就是BJT電晶體的放大特性。

 

Beta是指直流網路中,BJT的電流增益。

hFE是指加給1Khz的小信號,BJT的電流增益。

 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eStu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